當前位置:首頁>資訊>電商資訊>社交電商遭遇“冰火兩重天”
本月,社交電商“冰火兩重天”,繼“花生日記”被開出超7456萬元的天價罰單后,“云集品”也因網絡傳銷被警方端掉;社交電商“云集”于3月21日晚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上市招股書。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此前,社交電商“達人店”、“云集微店”等也因模式被認為是傳銷。業內專家認為,社交電商商業模式徹底與傳銷切割干凈很難,提醒大家當心打著消費返利模式的網絡傳銷。
揚子晚報/揚眼記者 李沖
社交電商吸引諸多“頭部平臺” 發展火熱,但卻頻觸網絡紅線
近年來,各類社交電商平臺憑微商分銷模式快速崛起,阿里巴巴“微供”、京東“微選”、唯品會“云品倉”、寺庫“庫店”等“頭部平臺”紛紛入場。
然而,由于該行業層級不清,社交電商頻遭涉嫌傳銷爭議乃至行政處罰。3月18日,深圳警方發布通報,對“云集品”特大網絡傳銷犯罪團伙開展收網行動,稱該團伙以“共享經濟”、“新銷售”為幌子,引誘他人參與,騙取財物,嚴重擾亂經濟社會秩序,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犯罪。
此前,廣州花生日記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因網絡傳銷(直銷)違法行為,被罰沒7456.58萬元,是迄今為止國內社交電商最大一筆罰單。此外,社交電商“達人店”也因模式被處罰。就連3月21日啟動赴美IPO的“云集”也曾經被處罰過。2017年“云集微店”還未更名為“云集”,因網絡傳銷被浙江工商局處罰近985萬元。
消費者要當心消費返利的陷阱 兩招教你辨別真假返利網站
專家認為,社交電商商業模式要徹底與傳銷切割干凈很難。因此,云集上市,市場關注和爭議的重點依舊是云集是否涉嫌傳銷的問題。微商基因將使云集時常面臨不確定的監管風險,且云集無法保證微商團隊的“越界”舉措是否會將平臺拉入傳銷泥潭。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分析師姚建芳在接受揚子晚報記者采訪時,提醒廣大網絡消費用戶當心打著消費返利模式的網絡傳銷。那如何辨別真假消費返利類網站呢?她認為,一是看網站是否有真實的商品交易;二是看網站返利的資金來源是否合法,正規網站的返利資金是以平臺的經營收入(包括消費收入、廣告收入等)為主要來源,而不是靠拉人頭交會費等作為平臺的收入來源。實際操作中,通常滿足以下三點便可以涉嫌傳銷立案偵查,即交入門費,拉人頭,多層代理、團隊計酬。
浙江省軟件協會 | 雙軟認定企業 | 軟件企業編號:浙RQ-2016-0157 | 增值業務電信許可證:浙B2-20110469
杭州市余杭區利爾達產業園1幢7樓
? 2008-2025 版權所有 杭州啟博科技有限公司
電話咨詢
免費試用
預約演示
獲取方案
2022 春耕計劃 好禮相送免費體驗 火爆全網的小程序
社群團購 + 新零售方案 + 跨境電商分銷 + 視頻號分銷方案 + 私有化企業定制方案,更多專業方案免費獲取……
電話咨詢:139-0650-1422